Search

中元普渡的童年印象是
殺豬公,祭拜三牲四果,跟著道士拜再拜,燒紙錢滿身煙⋯⋯
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中元普渡的童年印象是
殺豬公,祭拜三牲四果,跟著道士拜再拜,燒紙錢滿身煙⋯⋯

我家在基隆「流浪頭仔」菜市場邊賣早餐,楊媽媽的包子饅頭店年年都要參加市場普渡,我喜歡繞著長桌巡,不知為何我好愛蘆筍汁,大太陽下不躲也不跑,等著拜完分供品,桌上的都能拿,兩隻手都不夠用,就比誰的動作快,還有大豬公現場分配,人人都能帶一塊豬肉回家。

從小在基隆長大,中元節放水燈遊行也主持過好幾回,緣起漳州人泉州人的械鬥,到好兄弟亡魂的祭祀,流傳至今的民俗活動,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情形下,禮俗仍能顧及,無論是佛教說的歡喜月,或是民俗文化的鬼月,都是祈願包容和解。

擔任社區主委,出席社區聯合普渡,和小時候的印象差很多,祭品沒有大豬公,多是乾料、飲品和米,一戶1人參與,在戴口罩避交談保持距離下,完成年度大事。

台灣是幸運的,對照日本、韓國疫情焦頭爛額,阿富汗的國難與美國的糾葛,日頭赤炎炎隨人顧性命呀!國強靠經濟,人民更爭氣,振興經濟迫切呀!台灣加油💪。娥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